二类小型客车的判别一直是收费过程中常常遇见的问题,有一些特殊八座车常常成为矛盾激化的触发点,特根据工作经验和一些特例,总结如下。
政策执行不一引起的收费纠纷投诉
今年3月初,一辆微型面包车驶入会昌站出口104车道,收费员注意到此小面包车虽然空间不大,内部座位5座,但款式老旧,向司机询问座位数,司机不愿意配合。收费员立即上报收费监控室说明情况,经查询系统该车多次按一型车收取过通行费,但有少量客二记录,收费员和班长向司机宣传解释该车的车型、收费标准,司机强烈异议,认为别路段客一收费,我们路段却针对性收费,言语非常激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最终还是按章缴费通行。这种情况,如遇到不可理喻的司机,发现各收费站之间出口车型判别不统一,极容易引起收费纠纷及投诉发生,矛盾非常容易激化。
二型客车天然不易识别的困扰
8、9座的客车过于依赖主观人为判别,主观因素参与过多不利于收费现场的车道畅通,收费现场管理难以把控。其特点主要反映在:一是逐一核查难度大。部分站所车流量大,为确保车辆快速放行对难以判别的车辆不可能逐一查证。二是难以目测判别。从外观判别时,有时较大车型行驶证上为5座,较小车型行驶证上为8、9座;司机为使用方便,客车车内座位被任意拆卸,收费员无法第一时间内准确判别车型。三是部分收费人员责任心不强,认为查证繁琐,不愿意要求司机出示行驶证进行核查,习惯性的将微型面包车按一型车收费。
存在漏逃通行费的困扰
我认为,以目前的形势,二型客车收费标准存在着一些无法调和的管理盲点,容易造成收费额流失。主要体现在:一是收费标准不统一,因难以目测辨别容易造成车辆通行费未很好的执行应征不漏的收费政策。二是目前二型客车的收费标准要比一型客车高出几乎一半,随着路网和主线站的慢慢的退出收费舞台,这种不断完善长途车辆费额更高,矛盾更大,通行费流失更多。
今年一月初,一辆丰田普拉多,驶入会昌站104道,收费员核查座位数,车主抱怨我们每天都查,行驶证都忘记放哪了,但又极其配合拿出一叠通行票据。收费员接过,仔细核查后,发现票据上都是按客一收费放行的,而且还发现多次本路段的票据,都是客一,当下信以为真,放行,结果该车是客二,产生误判并垫付通行费。
今年二月中旬,一辆老款丰田普拉多,外省车牌驶入会昌站,当班人员根据丰富的经验判断该车客二,核查历史记录,居然发现近一年的行驶路径都为客一,向车主核实时,车主情绪激动,核查出厂铭牌时,车主又配合的打开引擎盖,发现铭牌显示的座位处被额外螺丝垫片,挡住,根本看不清座位数,在核查历史记录客一的事实下,当班人员只有2人的情况下,为保持畅通,减少矛盾,客一放行。
个人相关意见及建议
1.加快软件更新,有相关平台便于现场查询省内车辆信息,便于正确判别。2.政策统一执行收费标准及避免收费纠纷费。3.政策执行力度统一,减少通行费流失。4.跨省合作,提供相关跨省查询平台,从根本核实车辆座位数。5.收费现场或可放单独电子查询设备,仅供工作人员能输入车牌自行查询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