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几年的时间不断阅读,深入思考,大量的书籍和读书笔记印证了自己辛勤劳作的艰辛,熟悉西方和东方的古典文化,哲学思考,历史轨迹,这样的毅力自己也十分钦佩,困囿于书籍的局限,困囿于思想的闭塞,一心想验证自己的思索可否值得去探索外面比较广泛的世界,是否可以接轨外面人的思考,自己考学的初衷也是为了看书,阅读,至于功利性的人生欲望和目标,实在不值一提,很多人,包括熟悉的朋友和亲人,渐渐弃我如敝屐,昔日意气风发的,爱调侃大闹,爱喝酒卖疯的人不见了。
阅读书籍,而不进行自己的独立思考,就会变为书蠹,历史上太多书蠹,掉书袋子,做不出伟大的杰作,只会机械复制前人的思想,替前人说完未说完的话,就像一根抛物线,起点是前者,落脚点是自己,轨迹已经划定,就看你如何去抛?如何在空中作无谓的运行。我喜欢自己去思考,边看书,边走进书外的世界,有时,一个细小的细节,可以触发我无尽的思考,甚而是树叶上面的蝉蜕壳,河洲中间的一堆茅草,人群中走过去的背影,一句熟悉的话语,都逼迫我去思考,揣摩他们出现的契机和历史渊源。人是最不善于思考又是最爱思考的动物,互相悖论得激烈,不愿思考是因为很多东西即使你去思考,也不能改变什么,你天天思考体制的不公,人际关系的罪恶,生命的贬值,自由价值的没落,公平正义的沦丧,可是能改变什么呢?不如坐下来嘻嘻哈哈地侃上几句,互相攀比衣服的亮色,钱财的多寡,色欲的沟壑,以及未来的日子如何去奋斗。这也是人生,而且无可厚非,此等人生更值得人道主义者去追捧。而愿意思考,完全是自己的秉性使然,没点外加强迫的因子。
一个韩寒,一个郭敬明,代表了我们很多中学生乃至社会人士的阅读旨趣,韩寒的博客,郭敬明的没点思想内质的现代魔幻加新鸳鸯蝴蝶派小说,宰制了新一代人的思想命运。此刻,稍有良知的他们,应该肩负起媒体赋予的荣光,写出富有建设性的文字和思想深度的文章,来引领这个文化匮乏的精神世界,但是,我想,以目前的躁戾的经济时代和他们本身的学养和素养,实难担当重任。这是不断倒退的年代,是个带着无聊去旅行的迷狂社会。
中国真正的思想在民间,在社会,而不是在朝野,历代如此,从孔子开始到民国晚年的思想家,基本在民间生发,体制会豢养一大批怕失去既得利益的犬儒主义者,他们的思想早已被圈定,不会越界,其实,暗地里越界的东西却很多,娱乐和媒体,经济和政治,都在互掐和互捧中越界,达成了一种情绪乃至利益共同体,形成了巨大的思想堡垒,很多个体的思想不断被消弱,被边缘,被同化。此刻,阅读大量的市面的书籍,就中毒越深,唯有自己独立之思考,才能达到自由之人格的健全。
为此,我会不断打开自己的眼界,寻找另一种阅读,去寻找体制外的书籍,寻找自由的气息,然后进行自己独立的思考,风景的美好不是靠众多的游客去评定的,而是靠你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对风景的参与程度,每一处美景都是自己内心美的反射而不是完整的拍摄复制,阅读和思考莫不如是。